辛癸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详细介绍

辛癸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结构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在日化、纺织等领域有一定应用。以下从化学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结构与基本信息

  • 化学名称:辛癸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
  • 结构特点:分子中包含辛癸酸(C8-C10 脂肪酸)衍生的酰胺基团、丙基连接链以及二甲基叔胺基团(-N (CH₃)₂),整体属于叔胺类化合物,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R-CO-NH-(CH₂)₃-N (CH₃)₂(其中 R 为 C7-C9 烷基,对应辛癸酸的烃基部分)
  • 分子量:因辛癸酸的碳链分布(C8 与 C10 比例)略有差异,通常在 280-320 之间。

二、主要性质

  1. 物理性质
    • 外观:常温下为淡黄色至琥珀色液体或膏体,随碳链比例不同略有变化。
    •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油溶性。
    • 稳定性: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稳定,遇强酸会发生质子化反应生成盐。
  2. 化学性质
    • 作为叔胺,具有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季铵盐(如与氯乙酸反应生成两性表面活性剂)。
    • 酰胺基团赋予其一定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增强分子的稳定性。

三、制备方法

通常以辛癸酸和 N,N - 二甲基丙二胺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


  1. 原料:辛癸酸(C8-C10 混合脂肪酸)、N,N - 二甲基丙二胺(H₂N-(CH₂)₃-N (CH₃)₂)。
  2. 反应过程:在催化剂(如有机锡)和加热条件下,脂肪酸的羧基(-COOH)与胺的氨基(-NH₂)发生缩合反应,脱去水分子,形成酰胺键(-CO-NH-),生成目标产物。
  3. 反应式
    R-COOH + H₂N-(CH₂)₃-N(CH₃)₂ → R-CO-NH-(CH₂)₃-N(CH₃)₂ + H₂O

四、主要应用

  1. 表面活性剂中间体
    其叔胺基团可通过季铵化反应转化为阳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
    • 与氯甲烷反应生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织物柔软剂,可赋予纤维顺滑手感。
    • 与氯乙酸钠反应生成两性表面活性剂(如辛癸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具有低刺激性、良好的发泡性和调理性,广泛用于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产品。
  2. 其他领域
    • 在纺织工业中,可作为抗静电剂或乳化剂,改善纤维的加工性能。
    • 因酰胺基团的存在,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还可起到保湿、调理皮肤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 作为中间体,本身刺激性较低,但需避免直接接触强酸或强氧化剂,以防发生化学反应。
  • 储存时应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和光照,防止氧化变质。


如需更具体的应用配方或合成工艺细节,可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探讨。